茶树菇老鸭汤【视频】-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 9 签名4 笔记版-书法字帖

【视频】|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 9 签名4 笔记版-书法字帖
这个书法课程,原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书法专科学院讲授,现重新整理公开,以飨各地书法爱好者。这是一个系统课程,共分十级。
“简体讲义 | 黄简讲书法”为书法字帖独家整编发布的,最完整的视频笔记,图文并茂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便捷的学习!
黄简讲书法·视频四级课程9 签名4

简体笔记·完整版四级课程9 签名4
四级课程9 签名4
四、两种签名方式
前面我们花了三堂课茶树菇老鸭汤,介绍姓,氏,名,字,号,现在的人都有姓有名,不少人还有一个或多个网名,可视为他的号。跟以前相比,因为没有成人礼,只少了一个【字】。仅仅在两代人之前,还是有【字】的。今天讲签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签姓名了。至于有字有号在签名中怎样运用,我后面还要讲到。签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人读得出,称为行押。另有一种不让人读出来的,称为花押。
1、先说行押
所谓【押】,《玉篇》说:【押,署也】,《字汇》说:【押,签署文字也】。现在你收个挂号信或者包裹,要你签收,这就是签署。国家公文,法令都有负责人签字才有效力,这都是【押】。至于【行押】的【行】,是指行书。【行押】的意思,就是用行书来签署。
说起来,名字要表达得最清楚,那就写印刷体。但签名除了清楚,还要表达个性,美观等,而且不容易被人模仿。签名还要讲点速度,不能太慢。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主张写字要恭正清晰大邪王,不要造成误会,这主张没错。于是他的签名就是这样的,接近于写印刷体。这是非常容易被人模仿的签名,一学就像。我想这样的签名,现在的人多半不会接受。

有些书法作品,作者的名字和正文字体相同,正文用什么字体,签名也用这种体。如金农这幅字罗夏恩,正文和签名用的书体都是正楷。这是金农自创的书体,用扁平的笔锋刷字,他叫【漆书】。


这是五代时徐铉书写的篆书《千字文》,最后的签名也是篆书,和正文一样。这算不算签名呢?恐怕只能算一个名款,跟行押书签名的意思是不同的。

近代王福厂先生小篆《千字文》,最后的名款也是小篆。他写的是【王题福庵氏】,【题】是他的名,《说文解字》说题的意思是【安福】,【福庵】是他的号,和名的意思相应。

清代诗人朱彝尊,常常写隶书,他隶书学《曹全碑》,你看最后的名字,也是用隶书,和正文书体相同。

草书作品签名用草书的很多,如这一幅,清代黄慎的作品,正文和签名都是草书,而且都是他的风格。放大一点看,他签的是【宁化黄慎】四个字。


比较严谨地来说,所谓行押就是用行书签名,如吴昌硕这个作品,【山色连天】是篆书,后面的跋和签名都用了行书,【吴昌硕老岳】,他写上了姓名和号。吴昌硕名俊,字昌硕,晚年以字行,所以【吴昌硕】可以视为他的名。

刘墉这一幅,正文是草书,临王羲之,签名【石庵刘墉】,行书。【石庵】是他的号,【刘墉】

行书早期名称就是行押书,唐代韦续说:【行书,正之小讹也,钟繇谓之行押书。】【讹】本来指错误,【讹字】就是别字,【讹音】就是发音不准,这里说行书就是正体的小讹,就是正体有一些小变化。行押当初就是签名用的。
刘宋羊欣《古来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庚澄庆,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蔡孝乾。】【相闻书】指互相来往用的书体,也就是当时写信用的行书。《后汉书·傀嚣传》有:【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解构】就是挑拨离间,【相闻】专指写信交往曹植聪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今后我们来往多写信吧,不要听那些挑拨离间的话。曹魏时行书的代表人物就是钟繇。
但行书不是钟繇发明的,而是他的老师刘德升创造的。唐代张怀瓘《书断》这样说:【案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王银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昔钟元常善行押书诗也,尔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结构简易,书写流畅,这是行书的特点,用来签名正好,后来流行开来,就不限于只是签名了。
我们来看看什么叫【正书之小讹】,怎样才是行押签名席绢作品集。这是董其昌签名的正体书法,刚才说过,这种写法很容易伪冒吴景滔。董其昌常见的行押签名是这样的,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怎么个小讹法。【董】字,一开始草字头他写一横两竖奋笔势移位,接下来两横也是奋笔势,然后两点一竖马桩。最后两横再次奋笔势,这个字三次用了奋笔势。接下来【其】字,一横两竖奋笔势,两横奋笔势,然后撇捺交争势,如果八字形左右分开就是斗鹌势。【昌】字,上下两个【日】字,注意左右竖笔,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圈,所以是飞带势。



再来看看吴昌硕的行押签名,有时候他写得接近真书,左边这一张。有时候速度更快一些,省简的笔划更多一些,但注意,这不是草书,还是行书,草书的写法和这个相差很大,不要以为写的潦草就是草书。我们来看看他用了几个笔势,第一个【口】竖笔势,第二个接近于三横奋笔势,第三第四【昌】字两飞带,第五【石】字旁用了群鹊势,第六个【页】字,上面是一折一转曲钩势,下面是斗鹌势,这是第七个笔势。


简言之,书法上的行押,是根据使转组织的。所谓【正之小讹】允许合理减少笔画。个性鲜明,书写流畅就是好的签名。
第2点、讲讲花押
明朝郎瑛《七修类稿·押字》这样解释:【古人花押所以代名,故以名字而花之。】把名字写花了,那就成了一个符号,这就是花押,可以拿来替代签名。据说花押起自唐代韦陟,韦陟是宰相韦安石之子,十岁时就被授职为温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开元间袭勋国公,这个人做起事来很懒。唐代段成式有一段记载这样说:【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常自剜,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陟意,而书体猷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五云体。】历史上说这位韦陟书法也很不错,但懒得动手,来往信件就让侍婢代劳了,好在那些侍婢书法也很好,写好了韦陟只是签一个名,而签出来的样子像五朵云。这当然是特意设计的,等于一个花押。
宋代岳珂《程史》说:【押字之制,世以为起于唐韦陟‘五云体’吕氏疙瘩汤,而不知晋已有之。】岳珂是岳飞的孙,很有学问,写过很多书。他认为押字晋代已经有了,不是从韦陟开始的。韦陟的五朵云,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传下来。现在可见到如唐玄宗《鶺鴒颂》最后一页上,还可以看到他的花押。花押是专门设计的,很难模仿,看着好像很简单,一动手就知道很难学像。

这是怀素《大草千字文》首页上的花押,代替名字。花押在熟悉的朋友之间,彼此知道这是谁,不知道的人,猜也猜不出来。所以古时候书信往来,花押有隐瞒身份的作用。


这是宋徽宗的作品,宋徽宗是大艺术家,又是皇帝。皇帝不喜欢人家直呼其名,要是签上【赵佶】,人家拿到这画,自然而然会说【这是赵佶的作品】。替代办法是签一个花押,花押是没法读的。宋徽宗的花押,包括了【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天下一人】就是皇帝,设计很巧妙。


宋徽宗书画都好,这也是他的作品,签名地方有点破损,但从剩下的半个字来看,这就是【天下一人】的花押。

这是宋高宗赵构写给岳飞的信,最后署名也用了花押,这个花押设计有点简单,看起来好像一个【伍】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章草《出师颂》,引首有【晋墨】两个字,署名就是宋高宗赵构这个花押,把《出师颂》定位晋朝人的手迹,但学术界认为这(引首)是明朝人写的,假冒宋高宗。因为这张纸是明代的纸,宋代皇帝怎么会写在明朝纸上。米芾之子米友仁于高宗绍兴九年定(《出师颂》)为隋人所作,这结论比较靠谱。说来说去,这个花押设计太简单,给坏人利用了。

押的写法。

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不计南明)朱由检,还用花押,这个花押据说包括了【由检】两个字,你能看出来吗?其实花押就是不让人家读的,所以也无所谓看得出看不出。

这是郑成功漳州军饷大元,上面铸有他的花押。据有人分析,彭家驹这是用【朱成功】三个字的草书合成的,表示反清复明的决心。【朱成功】是南朝隆武帝赐给他的名字。


文人用花押也很普遍,这是八大山人朱耷的花押,看起来好像是【八大山人】四个字,实际包括【哭之笑之】这一句话。朱耷是明朝宗室子弟,宁王朱权九世孙,对于明朝的覆灭非常悲愤痛心。这幅字的署名下,还有一个他的花押印。


这幅八大山人的画上,有他另一个花押,放大点看,这是【三月十九日】几个字组成的。三月十九日是明思宗朱由检吊死的日子,这幅画大约就是纪念这件事的。


花押不仅在中国使用,日本也有。这是日本丰臣秀吉的花押ots手表,他那个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直到现在,日本的首相还是用花押,这里是一些例子。

花押起初是用姓名来设计的,但后来变成了只是一个符号,既然是读不出的,所以未必是用真姓名。这个符号只要有特色就可以。日本有些花押点,顾客看重了哪一个,付了钱他就会教你怎样写。不过我的体会,像这样的花押自己设计也不难的。

画家张大千,原名张爱金达莱皮雕,有时候签署只用一个【爱】字,看起来不知道是什么字,其实只要跟【爱】字对比一下,就知道【爱】字的变形。这其实也是一个花押。


黄 简 先 生生 平 简 介
黄简,一九四七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等均有收录。
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会员、中国大百科年鉴「艺术编」撰稿人。一九九二年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出任主席。二零零一年九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华艺术家协会,任会长。
【完】书法字帖·书法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