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在外的游子 你是否看到了春华秋实 不禁潸然泪下 甘肃有个美丽的地方—平凉-迪巧钙甘肃
秋风吹过,吹蓝了平凉的天空,吹绿了柳湖的湖水,吹红了香山的枫叶,吹黄了开封的菊花……秋风扫过,卷起了满地落叶,落叶随风而舞,又跟着秋风随遇而安。看着这深秋中油画般的世界,不忧伤,不叹息,就像刘禹锡的诗中所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大美静宁县
走在公园的小径上,一阵秋风起,一片黄叶飞下枝头,落在我的脚下,捡起它,细细观察,微绿带黄,却还脆嫩。度过辉煌,走向衰落的命运是谁也躲不过的。抬头望望树上,有好多黄叶一片一片离开树枝名副其实造句,翩翩起舞,似彩蝶,似飘带,悠悠荡荡。虽然衰败仙界独尊,但也光彩一时,把最后的美丽献给自然。秋渐深,落叶飘飘装点秋,一个彩色的秋,一个飘动的秋呈现在你的眼前了。不由我想起李清照的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泰山与珍妮,如今有谁堪摘叱石风景区?”落叶就是秋的名片,是愁思的代名词。
落叶翩翩,引我起无限遐想导药网。少女时代,最喜欢捡拾落叶,拣好看的加在书本里当书签。一片片干黄的落叶,在书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喜欢那种味道,闻着这清香阅读书籍,书中的内容也似乎有了香气;喜欢用落叶摆各种图案,清清爽爽,雅致清新;喜欢和小伙伴们用落叶的筋脉“拔筋”九章伏藏,那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喜欢用落叶制作一个帆船,插上小红旗,让它带着我们的梦想顺着小溪的水流飘向远方夏夷则。
长大后,看见落叶,还是那么迷恋,只不过思绪多了,经历的事多了,会联系起古人伤秋的诗句,心中涌起无限惆怅。每每行走在落满黄叶的小路上,踏着落叶,脚下沙沙的作响未来的笔,深感生命的脆弱,世事沧桑,季节轮回,亲人分离,陈启杰就像这落叶一样充满忧伤。
如今,换一种思绪思考生活,换一种心态观赏落叶,倒不觉得它是一种忧伤、一种惆怅亦勋,它是秋天馈赠给大自然的礼物。我轻轻的把捡起的这一片落叶,放在嘴边亲吻它的气息,抚慰一下它忧伤的心情,这是落叶归根的气息。我感受到,这厚厚的落叶不正是以另一种方式回报她的母亲吗?哦!叶落归根,此时此刻,在冬天及将来临的时刻,厚厚的落叶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带来温暖,来年春天化作春泥给母亲增加营养。因此合肥55中,我看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
我站在树下,让落叶抚摸着我的发髻,亲吻着我的脸庞,我和落叶一起翩翩起舞,感受落叶的坦然,落叶的无私,落叶的伟大。
掰玉米
小时候,一到秋天,跟着大人去地里掰玉米,是我们必做的功课,虽然在这之前已经不知在谁家地里掰了几茬儿烤着吃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面晒着月亮谝着传剥着玉米,有些剥光用独有的技巧rua成玉米粒装起来,剩下的拿皮子从尾巴那里两个两个绑起来挂满院子和房檐黄丹仪,战利品似的好看极了。
打枣
中秋前后,满树的青枣儿开始变成红枣儿了,豁上些小伙伴在人家墙头外面打枣儿吃也是很欢乐,听见开门声和叫骂声当然是撒腿就跑,气喘吁吁又一脸欢乐和满足。
挖洋芋
咱静宁人习惯把土豆叫洋芋,这季节,街道上已经有了烤洋芋了,但是小编还是喜欢吃妈妈煮的洋芋,做饭的时候捎带的蒸上点儿,放学回来还没进门就远远闻见了冒牌上帝,这面面的甜甜的滋味儿,真是美滴不像撒~
打核桃
那时候,每家门前或者院子里面基本上都少不了核桃树,过了白露,核桃就好了。核桃青皮上面的水水,把一双手染了就能黑至少半个月,也是欢乐滴很~
摘苹果
咱静宁的苹果那确实是走出中国冲向世界咧,不要说你小时候没有偷过苹果。
吃葡萄
静宁滴小伙伴们,小时候肯定都听过七夕在葡萄架下面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传说,到了八月十五前后,葡萄基本都红了,正是大量丰收的好时候呢。
收谷子
作为一个谷子糜子傻傻分不清的孩子,只知道谷子是粮食。原先的收割方式,现在肯定也都被机械化代替了。
种麦
俗语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收完玉米再种麦,农民伯伯也是很忙呢。
静宁油锅块
静宁烧鸡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西出长安第一城"。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平凉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区)、王母宫--西王母降生处的回中山(泾川县)、西周第一台--古灵台(灵台县)等历史遗址和西周青铜器(灵台县)、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泾川县),被誉为"中华之最"桑平。平凉也是祖国针灸学鼻祖、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灵台县),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灵台县),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庄浪县),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崆峒区)的故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崆峒山康熙四妃,还有王母宫、温泉、柳湖、南石窟寺、龙泉寺(崇信县内)、莲花台、紫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以及明代宝塔、李元谅墓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都是寻根访古、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宫: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静宁成纪文化城:国家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史籍记载中"治平成纪"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
古灵台:古灵台位于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城内,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辛宪英,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
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庄浪县: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平凉市(Pingliang)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魏焌皓。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尤其是平凉市崆峒区下辖的索罗乡,地处平原,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前景可观。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根据气象上通常把气候平均温度大于22℃定为夏季,小于10℃定为冬季,10至22℃以下为春、秋季的标准划分。春、夏季106天,秋季为77天,冬季为182天。又根据物候反映和农事活动划分四季,则把0℃以上至15℃以下定为春季农用水带,15℃以上定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为秋季,0℃以下定为冬季。四季按此标准划分, 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 全市气候总的特点是南湿、 北干、东暖、西凉。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长季缩短5天,大于10℃的积温减少107℃,无霜期减少3.1天富甲三国。 平凉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雨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个月莫比德。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达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现一个枯水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枯水年过后一般都紧接一个丰水年(降水量为600毫米)。 由于陇山余脉的地形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比较明显,但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西北递减,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国、大秦、西阳一带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泾河川区及北部塬区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凉市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平均风速2.16米/秒(2级),多年平均出现最大风速17米/秒(8级)9次,年内最多25次。秋冬季为西北风,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或东风。全年出现风向较多的有东、东东南、东南,西、西西北、西北寒噤的意思,形成一个明显的与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风。 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240.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2万人。常住人口达219.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5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全市有回、蒙古、满、藏、彝、维吾尔、苗、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黎、僳僳、佤、畲、东乡、土、达斡尔、羌、撒拉、锡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独龙、赫哲族共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2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其中回族约1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8%;分布在崆峒区的大寨、上杨、峡门、白庙、寨河、大秦、西阳等7个乡和华亭县神峪、山寨2个乡,共有110个回族村,530个纯回族社。 平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
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必删除。
来自网络整理,如造成不必要伤害,与本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