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松史上最大规模撤稿引发学术地震--2017年末盘点2-高分子材料研创中心

杨柳松史上最大规模撤稿引发学术地震||2017年末盘点2-高分子材料研创中心

杨柳松107篇撤稿引发史上科技部最强处理:取消项目、晋升。。。
2017年07月28日,高分子研创中心推文:107篇撤稿引发史上科技部最强处理:取消项目、晋升、奖励,和院士候选一文公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稿。事件背景:2017年4月21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该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论文。此次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发表时间覆盖2012-2016年。这也使其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撤稿事件。事件曝光后得到了国内高度关注,中国科协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约见了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2017年7月18日,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所有者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做出决定:期刊《Tumor Biology》由于不再满足Web of Science期刊收录的一贯而严格的标准,该刊自2017年7月起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旗下的SCI除名。根据107篇的论文清单来看,受影响较大的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从地区来看,上海、山东、辽宁、浙江、广东、湖南、重庆等地较为严重。

2017年7月27日下午,《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调查处理情况新闻通气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自然科学基金会诚信办主任朱蔚彤、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王挺出席会议。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代表联合工作组,向各新闻媒体记者通报了《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彻查处理总体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1、严重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2、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3、对376人形成明确处理意见;4、把治理学术造假纳入法治轨道。
2017年9月15日,107篇撤稿处理结果公布。国自然基金委:终止和撤销项目;华东师大:解聘+追回奖励金;中南大学:取消晋升资格+扣奖金;山东医学科学院附院:取消主任资格和申报资格,详见公众号高分子研创中心文章:107篇撤稿作者处理:撤销项目、解聘、追回奖励金。。。
持续一年的韩春雨论文事件:撤稿
同时,一直备受关注的韩春雨事件,2017年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16年5月8日,知识分子公众号撰文:“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特稿,阐述了韩春雨具有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论文中所描述的NgAgo技术是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的Argonaute核酸内切酶,以DNA为介导进行基因编辑,简称NgAgo-gDNA。随着实验结果不能重复,事情愈演愈烈。

2016年7月2日,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发文公开质疑韩春雨团队的实验可重复性,关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的学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声,表示无法“看到”韩春雨论文中的实验结果,为避免资源浪费,呼吁科研工作者停止使用NgAgo技术。10月10日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12位学者实名发声,公开表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未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
2017年08月04日,二知了公众号撰文:韩春雨主动撤稿,河北科技大学启动调查中阐述:2017年8月3日凌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并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同时,2017年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声明中提及,“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新华社追踪韩春雨事件:撤稿是否等同造假?同样的撤稿事件,韩春雨事件暂无调查结果公布,让我们耐心的等待调查结果。107篇的撤稿事件的处理结果的确是科学学术界的一次地震。此次事件处理由科技直接出面调查、形成处理结果并直接公布。此次学术处理学术造假,是最严厉、最迅速、最公开的一次事件处理。要想成为科技强度,学术造假的不能蔓延,国家对于科技造假的零容忍。学术科技很神圣,科研工作者且行且珍惜。
高分子材料研创中心

-------- END --------